杨凌:千年沃土育良种 油菜科技绽新颜

来源:杨凌农科传媒集团 作者:闫瑜涛 发布时间:2025-04-28 17:21

深耕旱区沃土,铸就种业丰碑。

陕西杨凌,这座蕴含着后稷教民稼穑基因的农科之城,既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博物馆,更是种业新质生产力的策源地。5月8日,第七届全国(杨凌)油菜科技大会将在此召开。

于历史纵深

农耕文明与现代科技的时空对话

从后稷 “九蒸九晒” 驯化麦种,到世界上第一个大面积成功应用于生产的杂交油菜品种 “秦油2号” 诞生,再到当代 “秦优1618” 连续3年成为农业农村部推荐的主导品种,千年农耕智慧与现代科技在此展开跨越时空的对话。

作为首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承担着推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国家使命。在杨凌的油菜品种展示基地,155个油菜新品种整齐列队,既是 “藏粮于技” 的实践证明,更是 “端牢中国油瓶” 的庄严承诺。

乘势政策东风

省部共建与秦创原的叠加效应

杨凌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释放 “深化区校融合” 信号,杨凌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为核心,构建起 “实验室-试验田-生产线” 的科技创新链路。

秦创原农业板块在此发力,推动 “华油杂62R”“秦优DK4” 等抗根肿病品种成功跨越科研成果转化的巨大难关,实现从科研成果到田间产量的关键转化。凭借旱区种业硅谷的定位,杨凌成为破解盐碱地治理难题的前沿阵地,“秦优1618” 在陕西渭南盐碱地创下亩产221公斤的佳绩,彰显科技赋能盐碱地、冬闲田等边际土地的“硬核实力”。

破局产业痛点

从根肿病防治到全链生态构建

全国4800万亩油菜受根肿病威胁。对此,华中农大 “华油杂62R”“华双5R”、陕西杂交油菜中心 “秦优DK4” 等抗病品种,与智慧化栽培管理平台协同,形成立体防控体系。

回顾前六届大会,杨凌独创的 “企业出题-科研答题” 模式成效显著,中农发种业、长安花粮油等头部企业需求直通实验室,开创 “市场需求导向型” 育种新范式,生动诠释了秦创原 “拆除围墙、融通创新” 的理念。

眺望未来图景

新质生产力激荡旱区热土

当耐盐碱油菜在陕西渭南盐碱地绽放金黄,当基因编辑技术精准敲除病害风险基因,杨凌油菜育种已站在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潮头。在第六届全国(杨凌)油菜科技大会上成立的陕西油菜种业科技创新联盟,以 “揭榜挂帅” 机制汇聚全国科研力量,向生物育种、数字农业等领域进军。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与杨凌气象局联合研发的种业气象服务系统,将大数据融入育种全周期,让 “看天吃饭” 变为 “知天而作”。

以杨凌为缩影,可见中国农业未来。当耐盐碱油菜的根系扎进旱区大地,当根肿病防控技术惠及千万农户,杨凌正以科技为笔,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书写“端稳中国油瓶” 的时代答卷。这不仅是杨凌的使命担当,更是中国农业走向世界的坚实底气!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
温馨提示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杨凌示范区管委会”网站

是否继续?